据统计,当时前往延安的青年大约有4万人,其中70%为知识青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甚至从海外归来。他们的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有漫画家、作家、音乐家、科学家、医生等等。

延安
为什么这些身份迥异的青年非去延安不可?一名讽刺漫画家如何矢志报国?一名生物化学家因何从德国立刻赶回中国,甚至不惜拒绝他曾获诺奖的老师?
不懂发愁的春天·一个作家的革命路
“在山谷里,溪流、石卵、蝌蚪,那是不懂发愁的春天,我们毫不犹豫,去寻找那个从未去过的地方。”这是作家严文井回顾1938年春天的经历时,在札记中所写下的诗句。诗中描述的“那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正是当时万千有志青年心目中的“圣地”延安。
不懂发愁的春天·马可与冼星海的音乐之旅
回望马可的一生,延安无疑是他人生中意味深长的一站。冼星海邀请马可与他一同前往延安,冼星海创作出的《黄河大合唱》震撼非凡,这也给马可带来了无尽的创作灵感。

冼星海
不懂发愁的春天:奔赴延安的漫画家
1938年,23岁的华君武是上海一家银行的职员。工作之余,他还是位小有名气的漫画家。凭借《一二九》、《看杀头》等大场面漫画,他在上海漫画界独树一帜。七七事变发生后,华君武面对动荡的时局感到有心无力。
华君武《漫画一生》节选:“原来,中国还有这么一块地方——陕北,那是跟我所厌恶的国民党统治区和丑恶的十里洋场完全不同的一块净土,那边空气新鲜,人和人关系是平等的,呼吸是自由的。”
不懂发愁的春天·延安科学家
1937年陈康白满怀热情回国发展,到达中国后他却大失所望。陈康白刚刚回国时对时局了解甚少,家庭经济捉襟见肘,本应成为顶梁柱的他毅然决然走向革命道路。
不懂发愁的春天·“红都”名医金茂岳的延安岁月
金茂岳,山东泰安人,“七七事变”以后,参加红十字协会医疗队,后来经林伯渠介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中央医院工作。由于其精湛的医术和实事求是的作风,1942年经当时中央组织部长陈云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曾为其题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凤凰大视野《不懂发愁的春天·知识青年的延安之路 2022》全5集 汉语中字 720P高清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