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路在何方·中国铁路曲折往事 2010》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序:如果说蒸汽机是近代化之母,那么火车无疑是她最骄傲的子女。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是火车描绘出的最壮丽的近代化图景。但是高速行驶的庞大机器让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的中国人心生恐惧和拒绝。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这种拒绝最终被蛮横地打破,中国也被拖入近代化的大门。

凤凰大视野《路在何方·中国铁路曲折往事 2010》

凤凰大视野《路在何方·中国铁路曲折往事 2010》

诚然,在这场延续至今的近代化革命中。走在前面的火车带来了财富与明,但也带来了贪婪与罪恶。当一列列火车通过铁路延伸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分享到工业革命成果的中国人也饱尝了创痛与眼泪。对于火车和铁路带来的改变,似乎总让人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沉重。走过一百多年来中国铁路,留下一条艰辛而曲折的道路。今天当我们宁静而从容地回望这段历程,关于近代化的中国铁路问题,我们期望将留下更多的答案,持赠未来。

第一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通车之时算起,是123年;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也有118年了。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它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旧中国的铁路事业,虽是史无前例的产业,但却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它的建设、发展和经营都被控制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手里,其发展之缓慢和经营之惨淡,自不待言。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虽以旧中国的铁路设备为其物质基础,但由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一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70年代后期以来又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旧铁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第二集:詹天佑与他的京张铁路

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丰台至张家口),1909年10月建成通车。它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清政府筹划修建京张铁路,英、俄两国都争着承办,弄得清政府只好决定自办。1905年京张铁路局成立,詹天佑被任命为会办(相当于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经过实地勘测和缜密比较,詹天佑选定比较切合实际的线路走向:自丰台、西直门奔南口,穿居庸关,越八达岭,经康庄、沙城、宣化到达张家口。这条长201公里的铁路,自南口至岔道城一段,称为关沟段,地势险峻,工程艰巨。詹天佑率领中国技术人员和筑路工人,战胜种种困难,将这条国际上公认“工程艰巨的铁路”4年建成。

第三集:京汉铁路

川汉铁路是清朝末年计划建设的一条铁路线,最初计划从成都起,经内江、重庆、万县、奉节、秭归、宜昌、至汉口,全长3000公里。此条线最终未能全部建成,只建成了西段的成渝铁路。1909年12月10日,川汉铁路在宜昌举行开工典礼总工程师詹天佑。川汉铁路为商办,1911年5月9日,清朝政府将其出卖给外国列强,引发了鄂、川、湘省保路运动,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第四集:京汉铁路

京汉铁路原称卢汉铁路.卢汉铁路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当时国库空虚,为了修筑卢汉铁路,湖广总督张之洞1889年向清政府提出每年拨款200万两银子备修路之用,得到了允诺。随后,为生产卢汉铁路所需要的钢轨,张之洞开始筹办汉阳铁厂等一系列重型工厂。但每年200万两银子,对庞大的工程无疑是杯车薪,并且仅仅拨款一年,就因东北局势紧张,清政府下令“移卢汉路款先办关东铁路”。

第五集:南满铁路

几乎每座城市都因为铁路而有所改变。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一些城市却因为铁路而诞生。当李鸿章和俄国人签下不平等条约后,中国东北部地图上,还是成片荒芜人烟的森林和平原。随即近千公里的中东铁路的铁轨在整个东北地区延伸开来,各种城市、厂矿应运而生,由此诞生了比中国内陆任何一个租界要都大得多的“国中之国”。在日俄战争中,东北这块土地被分成为两个国中之国。一个被称作“中东”、一个被称作“南满”。在南满铁路上,皇姑屯和柳条湖的两声爆炸,以最惨烈的民族战争的方式,终将在封建社会徘徊了三千年的中国人拉进了现代化的大潮。

资源获取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凤凰大视野《路在何方·中国铁路曲折往事 2010》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