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 2008》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1966年10月的一天,从上海开往乌鲁木齐的一列火车缓缓停在了湖车站。此时,从火车上陆续走下了来自上海南汇县、嘉定县和宝山县的265名知青。今年58岁的唐是265名上海知青中的一员。

凤凰大视野《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 2008》

凤凰大视野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 2008》

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动员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上山下乡”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政策,全国因此掀起“上山下乡”的热潮。

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出发

经历三年大饥荒之后,国家决定把知青下乡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安置城市青年去那些地多、需要劳力的地方。而当第一次踏上西去的列车,他们的命运也就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轨道。

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扎根

在每个知青的记忆里,最初的磨练是刻骨铭心的。他们记忆最深的,其实是那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说饥饿,比如说工具。当没有别的路可以逃避的时候,无论是多么脆弱,多么艰辛,他们都必须去面对。

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落户

10万上海知青在天山南北战天斗地,几年之后,他们真的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在大漠戈壁扎下了根,而扎根的标志之一,就是落户。

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回家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文革的结束、高考的恢复、思想解放的萌发、改革开放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给很多处在彷徨中的知青带来了新的冲击,这时候“上山下乡”运动已经积重难返,远离家乡的数百万知青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青返城之风迅速席卷了全国。

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资源获取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凤凰大视野《在那遥远的地方·奔赴新疆的知青们 2008》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