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西风东渐:近代中国的西方身影 2009》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自鸦片战争以后,满清统治当局逐渐意识到了西学的重要性,相继开设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力图在科举选仕以外,寻找到另一条培养人才的佳径。因而,无论是同文馆还是京师大学堂,教授、传播西学都是他们的重中之重。

凤凰大视野《西风东渐:近代中国的西方身影 2009》

凤凰大视野西风东渐:近代中国的西方身影 2009》

然而,中国理学大师”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文化与西方知识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伴随这一冲突的,却是一大批洋教习在中国的沉浮人生。

西风东渐 近代中国的西方身影 第一集

据传,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帝之所以能继承大统,一个名叫汤若望的德国传教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熙帝亲政以后,对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极为礼遇和倚重,甚至将这些掌握了西方最新科技知识和艺术的传教士任命为朝廷命官,中西文化交流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西风东渐 近代中国的西方身影 第二集

太平天国运动始终都有着一层宗教的外衣。鲜为人知的是,如果不是被一名美国传教士拒绝,洪秀全也差点成为一个华人牧师。伴随着洪秀全的兴起,一个个西方人也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共同谱写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西风东渐 近代中国的西方身影 第四集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满清政府所需支付的战争赔款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地步。但当整个中国背负起这沉重的负担时,一个新兴的行业却焕发出勃勃生机。就在清政府面对空空如也的国库一筹莫展的时候,日渐扩大的中外贸易又使统治者们看到了希望。

由此,几百年未曾有过变化的清政府体系中,终于也孕育出了一个新的气象,这就是率先现代化的中国海关。与同时期其它中国政府机关相比,大清海关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从上到下,其主要职员都为欧美籍人士,由此在晚清中国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一直延续到新中国诞生的前夕。但是,由于不同的观念和性格,这些任职于满清政府的洋大人们结局却不尽相同,有些人被中国政府抛弃最终潦倒一生,也有些人却在中国功成名就、写就传奇。

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凤凰大视野《西风东渐:近代中国的西方身影 2009》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赞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