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频道《1956年苏伊士危机 Suez Crisis:1956 (2022)》英语中字 720P高清纪录片

苏伊士危机始于 1956 年 10 月 29 日,当时以色列武装部队向苏伊士运河推进,苏伊士运河是一条宝贵的道,控制着欧洲三分之二的石油使用量。

历史频道《1956年苏伊士危机 Suez Crisis:1956 (2022)》

历史频道《1956年苏伊士危机 Suez Crisis:1956 (2022)》

The Suez Crisis began on October 29, 1956, when Israeli armed forces pushed into Egypt toward the Suez Canal, a valuable waterway that controlled two-thirds of the oil used by Europe.

同年7月,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将运河收归国有。法国英国军队也加入了以色列,这损害了他们与美国的关系,并差点让苏联卷入冲突。最终,埃及取得胜利,英国、法国和以色列政府于1956年底和1957年初撤军。这一事件是冷战超级大国之间的关键事件。

In July of that year, Egyptian president Gamal Abdel Nasser nationalized the canal. The Israelis were joined by French and British forces, which damage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nearly brought the Soviet Union into the conflict. In the end, Egypt emerged victorious, and the British, French and Israeli governments withdrew their troops in late 1956 and early 1957. The event was a pivotal event among Cold War superpowers.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苏伊士运河是在法国外交官费迪南德·德莱赛的监督下在埃及修建的,并由英法机构联合运营。这条人工水道经过十年的建设于 1869 年开通,将埃及大部分地区与西奈半岛分开。

苏伊士运河长 120 英里,经红海连接地中海印度洋,使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货物运输更加直接。它对国际贸易的价值使其几乎立即成为埃及邻国以及争夺主导地位的冷战超级大国之间冲突的根源。

1956 年 7 月,埃及领导人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成为以色列、英国和法国联合进攻埃及的催化剂。这种情况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

两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埃及军方开始向英国施压,要求其结束殖民时代在运河区的军事存在(这是 1936 年英埃条约所允许的)。纳赛尔的武装部队还在两国边境地区与以色列士兵发生了零星战斗,这位埃及领导人也没有掩饰他对犹太复国主义国家的反感。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

拓展:你可知道?苏伊士运河是由法国人费迪南德·德莱赛开发的,他在1880年代曾尝试开发巴拿运河,但没有成功。

在苏联武器和资金的支持下,纳赛尔对美国违背为尼罗河阿斯旺大坝建设提供资金的承诺感到愤怒,下令扣押苏伊士运河并将其国有化,并以通过运河的船只收取通行费为由将支付阿斯旺大坝的费用。

英国对此举动感到愤怒,并在秘密军事磋商期间寻求法国(法国认为纳赛尔支持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叛乱分子)和邻国以色列的支持,以武装进攻以夺回运河。

苏伊士危机开始

1956 年 10 月 29 日,以色列首先发起进攻。两天后,英国和法国军队也加入了进攻。原本三国军队准备同时出击,但英法军队却迟迟未动。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

英法联军虽然落后于计划,但最终取得了成功,在塞得港和福阿德港登陆,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周边地区。然而,他们的犹豫给了同样面临匈牙利日益严重的危机的苏联时间做出反应。

苏联渴望利用阿拉伯民族主义并在中东站稳脚跟,从1955年开始从捷克斯洛伐克向埃及政府提供武器,并最终在美国拒绝支持埃及修建尼罗河阿斯旺大坝项目后。

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强烈谴责此次入侵,并威胁称,如果以法英三国军队不撤军,将向西欧发射核导弹。

美国介入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及其政府的反应是慎重的。它警告苏联,鲁莽地谈论核冲突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并警告赫鲁晓夫不要直接干预冲突。

然而,艾森豪威尔和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也向法国、英国和以色列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其放弃行动并从埃及领土撤军。艾森豪威尔对英国人尤其不满,因为英国人没有让美国了解他们的意图。

美国威胁称,如果这三个国家坚持攻击,将对其实施经济制裁。这些威胁发挥了作用:英国和法国军队于 12 月撤军,以色列最终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将运河控制权交给了埃及,埃及于 1957 年 3 月重新开放了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危机标志着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首次使用。联合国紧急部队(UNEF)是一支武装团体,被派往该地区,负责监督敌对行动的结束和三支占领军的撤出。

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后果

苏伊士危机之后,曾经是庞大殖民帝国所在地的英国和法国发现,随着美国和苏联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它们作为世界强国的影响力被削弱。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在英军撤军两个月后辞职。

这场危机使纳赛尔成为日益壮大的阿拉伯和埃及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强大英雄。以色列虽然没有获得使用运河的权利,但再次获得了沿蒂朗海峡运送货物的权利。

十年后,埃及在 1967 年 6 月的六日战争后再次关闭了运河。近十年来,苏伊士运河成为以色列和埃及军队之间的前线。1975年,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以示和平。如今,每年约有3亿吨货物通过运河。

资源获取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历史频道《1956年苏伊士危机 Suez Crisis:1956 (2022)》英语中字 720P高清纪录片

赞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