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名人,也是平常人;他们有非凡的成就、耀眼的光芒,也有平常人的忧伤和困惑,在有限的荧屏天地里,他们与支持人许戈辉,田川等倾心交谈,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凤凰卫视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 2024》
凤凰卫视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 StarFace》专访中外不同领域里成就卓越的名人,深入了解名人成名背后的奋斗故事和人生境遇。
《名人面对面》开播逾十余年,已成为凤凰卫视的一个知名栏目。主持人许戈辉走遍各地,专访中外不同领域里成就卓越的名人,深入了解名人成名背后的奋斗故事和人生境遇、发掘名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透视名人的非常生活,感受名人的真心、真言、真情。许戈辉温和、睿智而真诚,每每能令嘉宾敞开心扉、真情流露,在轻松流畅的对话中,迸发思想智慧的火花。每一次访谈,都是一趟难忘的涤荡心灵之旅。
专访甄子丹——我早把武术视为我的一部分
甄子丹1963年出生在广东,2岁移居香港,11岁移居美国。功夫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留下种种印记,拍电影、演叶问、成为国际功夫巨星。如今他还在“武林”不断钻研,试图打出新的天地。

专访甄子丹——我早把武术视为我的一部分
专访童自荣·我和我的译制片黄金时代
童自荣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儿时的他喜欢读外国小说,爱看外国电影,对于电影中配音演员的声音更是深深地迷恋。60年代初,在连看了三遍一部叫做《白夜》的苏联电影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自己一生的理想就是要当配音演员。

专访童自荣·我和我的译制片黄金时代
专访周丽峰·妙瓦底生死36小时
周丽峰,知名博主,网名峰哥亡命天涯,全网第一个不从事灰产,主动前往缅甸克伦邦妙瓦底的人,在那儿他经历了惊险的生死36小时。
乐贯东西
中文网络平台小红书上,涌入了越来越多的美国网友。他们戏称自己是“TikTok难民”,用机器翻译的中文,夹杂着英文,顽强地发帖,和中国网友互动。他们带来自己的音乐,把一首地地道道的中文歌,唱出了实实在在的国际范儿,中国网友评论:音乐才是世界通用语。
与费翔一起过春节(上)
1987年春晚,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一首《故乡的云》,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费翔。38年后,费翔又在北京忙碌。他有两部新电影接连在春节档上映,他的蜡像也在之前的杜莎蜡像馆揭幕。60岁的费翔带我们漫步北京长安街、前门和三里屯,向我揭秘那些公众共同记忆背后、不为人知的“春节往事”。
大S徐熙媛·信心对女人格外重要
2025年2月2日,48岁的大S徐熙媛,因病去世。她的人生绚丽的故事,如同那些不忍启齿的故事一样:多多少少,都会袒露在陌生人的眼前。当年31岁的大S徐熙媛接受访问,留下了这一段人生切片。

大S徐熙媛
“翻译”费翔·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电影《封神》让费翔以电影演员身份再度走红。为了更准确地将《封神》这样一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传递给西方观众,费翔亲自为电影做英文字幕翻译,向世界推广《封神三部曲》。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把文艺作品翻译给世界另一端的人,费翔乐此不疲。
从新疆飞到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夜莺”
迪里拜尔,享誉世界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也是新疆喀什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姑娘。旅居海外30多年,她一直活跃在世界一线歌剧院,演释过的作品几乎涵盖了西方歌剧中,抒情花腔女高音这个声部的所有重要角色,她也被海外乐评人称为“中国夜莺”。
专访品冠:一路向“北”,从南洋驶向华语音乐港湾
品冠,马来西亚华人歌手,早年在台湾成名,和光良组合“无印良品”,是华语乐坛标志性的“情歌暖男”。这些年,品冠在台北、内地、马来西亚三种不同的华人文化环境中游走,一边是努力打拼的演艺事业,一边是儿女教育的重任,一边是对家乡年迈父母的牵挂,生活没有大起大伏,却和无数“游子”深深共鸣。
大女主·国际妇女节特别节目
女明星、女作家、女科学家、女艺术家,在舞台之下,在灯光熄灭之后,她们究竟在干些什么?世界如此纷繁,名利场外的她们在追求什么?我们访问过许多杰出的女性嘉宾,她们都有着流光溢彩又扎扎实实的人生。
单板滑雪运动员王梓阳:摔不着我,就让我成功
2025年世界冬季极限运动会,王梓阳跳出三周空翻的史诗级动作,成为首位在世界冬季极限运动会上夺得项目金牌的中国运动员。然而就在18天后的亚冬会预赛中,王梓阳不慎摔倒导致重伤。22岁的他荣耀之路才刚刚开启,我们却听到了他许多挣扎与不甘。
专访倪萍——我和我的“两个妈”
她温暖,善交流、能共情。她怼人,讲艺术、击要害。倪萍性格的养成,有两个人影响最大,姥姥和妈妈。不同的教育方式如何影响了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和解了吗?从公众视野消失,又回归,倪萍变了吗?
专访翟永明——AI会取代文学吗
翟永明,1955年生于成都,诗人,画家,八十年代因发表《女人》组诗,引发女性主义诗歌的文学潮流,也使她在文学、诗歌、艺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AI迅猛发展的时代,6秒钟就能生成一首诗,翟永明还能做点什么?人类、诗歌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
何冰·不羞涩地交出真我
何冰导演的《赵氏孤儿》,一个关于远古复仇故事的现代演绎。何冰是中生代演员的演技派代表,貌不惊人却浑身是戏,演绎过许多京味儿十足的小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自知在观众心中已是“一张老脸”,还能有什么“新东西”?这是当下何冰追寻的问题。
专访照护者胡泳:照顾患阿尔兹海默症母亲四年,我从教授变护工
2024年9月,胡泳母亲离世。结束了照护者身份的胡泳,对于照护及照护者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照护者胡泳,到底经历了什么?老龄社会结构下,独生子女一代该怎样承受照护的压力?在未来,是否会有AI来助力照护者?
专访徐京坤——“三头六臂”航海记
旺代环球帆船赛,被誉为“比登天还难”的比赛,要求选手单人驾驶无动力帆船,无停靠、补给和协助,独自绕地球一圈。35岁的徐京坤成为首位参赛的中国船长,经过99天、27615海里的环球孤航,成为历史上第100位完赛者。
和周总理跳舞的新中国首位“影后”
祝希娟,因出演电影《红色娘子军》“吴琼花”蜚声影坛,周恩来总理亲自邀请她跳舞,也是周总理亲自指定的最年轻的“22大电影明星”。近十年来,她和时间赛跑,拍摄22大电影明星纪录片,讲述老一辈艺术家的从影经历和成就,展现他们对于“演员”这一职业跨越半个世纪的感悟和思考。
不可能先生
百年前,李大钊期望未来的中国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百年过去,这些新一代的中国青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朱定文、赛车手周冠宇、单板滑雪运动员王梓阳、帆船运动员徐京坤,在赛场之外,潜心笃行;在赛场之内,创造奇迹。
专访祝希娟 不留退路方有出路
祝希娟,1962年因出演电影《红色娘子军》“吴琼花”蜚声影坛,之后她拍戏不多,更多活跃于话剧舞台。1983年,一次赴意大利电影考察之旅,成了祝希娟人生的重要转折。
专访孔祥东:那些音乐教会我的事
他是享誉世界的钢琴大师,但曾经也是一个为了完成妈妈的梦想、被逼走上钢琴路的小琴童,他如何看待家长对孩子的逼迫?苦练乐器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功利化的问题能避免吗?长达十年与抑郁症对抗的过程,他如何走出阴霾,如今对于音乐又有了怎样新的认知?
专访屈中恒——我从眷村来
眷村,祖国大陆在台湾的微小缩影,来自天南海北的乡音风俗在眷村聚合,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岁月,写满一个时代的流离与乡愁。
隐形的战场·不被疾病定义的人生
2025年5月17日,著名演员朱媛媛因症去世,结束了短短51年的人生。对英年早逝的痛惜,对癌症凶猛的恐惧,在人们心中激起的波澜,久久不能平息。当不幸降临,当人们不得不去面对癌症,他们该怎么办?旁人又应该怎么看?癌症,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张志磊·华人有重拳
张志磊,一位从河南乡村走出来的拳击运动员,他曾是奥运银牌得主。2023年,他两度击溃世界拳王乔伊斯,以中国首条WBO过渡拳王金腰带改写历史。如何打入欧美垄断的重量级拳坛禁区?如今职业“高龄”的他,是否还有希望问鼎世界拳台?一起走进拳王张志磊的擂台上下。
专访英国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吃贯东西
她被称为“最懂中餐的外国人”,在海外通过写专栏、出书,向外国人介绍、推广中餐近30年。深入了解中餐及其背后的文化,扶霞看到了哪些外国人对中餐的偏见?她又感受到了中国人对西餐的哪些偏见?扶霞从美食出发,看到东西方文化可以碰撞出哪些美妙火花?
专访赖声川: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赖声川,华语圈的顶级话剧导演,生于美国,长在中国台湾,“根”在江西会昌。其代表作《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等扬名海内外, “乡愁”是其作品恒久显著的主题,也早已烙入他与父辈的生命经历。
蔡澜·活过
2025年6月25日,83岁的蔡澜在香港去世。蔡澜的身后事遵从了他的意愿,不叨扰亲朋,不设任何仪式,遗体已火化。在蔡澜离开的两天后,外界才得知他去世的消息。
专访樊振东:“喧嚣”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压力与心声
樊振东为何退出世界排名?又为何远赴欧洲?外界热议不断,樊振东本人却从未公开回应。凤凰卫视独家专访樊振东,他首次向媒体讲述“喧嚣”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压力与心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凤凰卫视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 2025》下载 更新中 汉语中字 720P高清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