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一)
这是一群来自南洋的华人,在抗日战争最为危难的时刻,他们把一条公路当作战场,以汽车为武器,闯出一条血路,为生死存亡之际的祖国搭起了一条生命线。

凤凰大视野《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 2014》
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纷纷展开抵制日货、为抗日活动募款等爱国活动。基于中国当时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工业和港口均已落入日军手中的现状,广州失守后,滞留在香港的两万多吨军火,必须转从新建的滇缅公路运入。
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三)
滇缅公路山路险峻,因此运输物资非熟练机工不能胜任,著名商人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号召南洋青年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通过滇缅公路,运送战争物资前往中国,在后方支援中华民国国军的抗日行动。
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四)
南侨机工有力的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初期,日本皇军为切断这条中国对外唯一的交通大动脉,派出大批飞机对滇缅公路特别是怒江上的惠通桥和澜沧江上的功果桥进行狂轰滥炸,有数百骁勇顽强的南侨机工被日机炸死。
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五)
经过八年艰苦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期间共有约1000名技工在公路上因疟疾、轰炸以及山路险峻而殉职。南侨机工的档案丢失,复员工作遇到难题。陈嘉庚与当局交涉,亲自致函国民政府,敦促为南侨机工返回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方便。
相关纪录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凤凰大视野《失落的历史·南侨机工1939 2014》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