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所以传奇,除了神乎奇技,还有背后源远流传的文化哲理。香港电台製作的纪录片《功夫传奇》自2010年推出广受欢迎,节目带出中国武术的文化信息,不单高收视赢口碑,更扬威海外夺奖。

RTHK纪录片《功夫传奇2:再战江湖 2012》第2季
RTHK纪录片《功夫传奇2:再战江湖 2012》纵横中国各省山川,北至草原大漠,南至沿岸海滨,聚焦於不同地域又独树一帜之地方武术绝学,分别有蒙古的搏克、山西的形意拳、山东的螳螂拳、河北台湾的八极拳、福建台湾冲绳的鹤拳。五大武术,再招武魂。
监製倪秉郎称以首辑《功夫传奇》的製作经验,在第2辑由筹备到拍摄完成花了一年时间,5 集各1小时的节目,由5名导演分别带着武者由北至草原大漠、南至沿岸海滨寻找真功夫。今次加入更多埋身斗的感官刺激元素,故选择武者首要条件是「打得」。节目中他们学习各门派武术同时有实战机会,激战连场。
拍摄《功夫传奇》是由武者出发,透过 他们学习带起观眾欣赏武术;中国功夫包含是个人修养、锻炼到忘我镜界,是中国人特性。至於武者的感悟也带来反思。」
第一集:形意本源
形意拳是中国三大内家拳法,充满山西人的 硬朗雄劲质朴感。据传清初武人姬际可, 在 古刹中得到岳飞拳谱,深受感悟而化枪为 拳,讲求内外合一擅用整劲,取名心意六合 拳。传至李洛能为之一变,拳法以意为始, 以形为终,故名形意;后来再蜕变出意拳。 由於盗贼袭击商旅, 需求所致,故山西境内 镳局林立,起源於此的形意拳也得以传扬天 下。
伍允龙与杨永勣来回山西、河北与香港拜访 戴氏心意拳、宋氏形意拳与香港意拳名师, 寻觅一个「逝去武林」的今昔。
第二集:男儿三艺
自13 世纪初成吉思汗征服花刺子模后,将摔 跤、骑马与射箭定为蒙古的男儿三艺,每年 夏季内蒙古各地均有男子竞技的那达慕大会,流传至今。
摔跤最能显示蒙古人的力量,蒙语为搏克, 是结实的意思。要求选手以腰、腿部动作协 调,在对抗中运用力量与技巧。当代的搏 克,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一点着地」即为 落败。
武者李嘉、万兆基、严少强到达锡林郭勒大 草原赶上那达慕中会,跟「六年不倒」的搏 克好手哈达较量,逐一体会三艺底蕴。
第三集:威风八极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 源自河北沧洲一带的武术,刚猛暴烈为特 色。八极历代宗师均以大枪而闻名,狠辣的 拳法则杀伤力强,成为近代史上保护政要人 物的「大内武术」。傅仪、毛泽东、蒋介石 的近身侍卫皆习八极。一代宗 师刘云樵於 1949 年随国军赴台后在民间推广武术,让 八极拳在这土壤下遍地开花。
武者乔靖夫与彭罡原,到河北沧洲及台湾走 访多名八极门人,学习拳法及大枪, 包括刘 云樵的直系弟子,感受上一代武者风范。
第四集:南北螳螂
北螳螂拳在象形拳法中集十八家精华,极具 实战之能,北拳雄霸山东,及后南传;南螳 螂则为独立南方拳种。武者李嘉、罗浩铭与 陈志忠兵分两路在山东及香港,走进南北螳 螂拳的世界,体验其外在之美及内在之猛。 踏足北螳螂拳发源地山东,一探齐鲁尚武文 化,又遍寻各大名门,从中领略北螳螂拳众 多派系的异同。
螳螂拳术自创拳至今300 多年,步入保 留传承的转变期。与国际接轨大趋势下, 螳 螂拳从传统中走入竞技化,近乎体操、舞蹈 化的新派武术。
第五集:刚柔白鹤
福建山水奇丽,其民刚烈好斗,民间拳宗南 少林。因海通较早以至有永春白鹤拳传播於 琉球、台、日,成空手道之源。鹤拳由简而 繁流通於海外,空手道则由个人鍜炼修为, 进而迈向终极武者格斗。发展至今,两者相 去有多远?中国武术会否反师日本?空手道 黑带高手欧锦棠跟韩绰坚,与中国武者罗俊 豪、罗俊杰走访福建、台湾及冲绳各地,感 悟鹤拳以至刚柔流空手道技法的脉络,反思 中日拳艺的哲道。
相关纪录片:
- RTHK纪录片《功夫传奇 Kung Fu Quest 2010》第1季 全5集 粤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 RTHK纪录片《功夫传奇2:再战江湖 2012》第2季 全5集 粤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 RTHK纪录片《功夫传奇3:决战边疆 Kung Fu Quest 3-Vision Beyond Borders 2013》第3季 全5集 粤语中字 720P高清纪录片
- RTHK纪录片《功夫传奇4:再闯武林 2019》第4季 全5集 粤语中字 720P高清纪录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RTHK纪录片《功夫传奇2:再战江湖 2012》第2季 全5集 粤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