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1931-1945)2008》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日记是最私密的表达方式,蒋介石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坚持写日记,从1915-1972年没间断过,这些日记,对于中国对于蒋介石,都是历史关口。蒋介石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他的日记聚敛和透析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众多事件的幕后细节、真相以及重大历史疑问,蒋介石的日记如今是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2007年,日记中的1931年到1945年,14年间的手稿内容被公开。

凤凰大视野《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1931-1945)2008》

凤凰大视野《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1931-1945)2008》

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先安内还是先攘外

《塘沽协定》的签定,放缓了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也让双方重新开始战略调整。日军由军事进攻变为分化中国,蒋介石也由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变为为和平尽最大努力。这一时期的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外交以妥协和退让为其特征。避免决战,争取和平成为推迟战争的手段和方式

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轴心国还是同盟国

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了抗战初始时,中国在加入轴心国和同盟国的问题上,曾经有过的争论和彷徨。最终蒋介石选择联合英、美各国。而中国从此以反法西斯阵营的四国联盟之一,开始登上了国际舞台。

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最大的危机

美国将军史迪威与蒋介石在品性、隶属关系及其战略战术上的分歧,却造成了中国自开战已来最大的危机。两人的矛盾迅速变成中、美两国的误解。雅尔塔会议上,史迪威的报告,使罗斯福认为中国不具备反击日本的能力,最终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换取苏联对日本的出兵。

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拒和迁都

卢沟事变后的中国,处于民族最危亡的关头:各大城市相继在会战中失守,首都南京也最终陷落,政权随时宣告覆灭。此时国民党内部也是一片主和的声音,日军也认为中日战争即将结束,拟建新的亲日政府。

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不抵抗主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制造九一八事件,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面对这一突发事变,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东北地方的最高长官张学良,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和决策?不抵抗主义如何出笼?

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凤凰大视野《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1931-1945)2008》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赞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