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探索·发现《华罗庚》全8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华罗庚,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神”,“人民科学家”,更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病逝于日本东京。

华罗庚

华罗庚

人物传记片《华罗庚》以走访“知情者”的形式再现一个著名数学家的人生,也首次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主创人员介绍,在近一年的拍摄中,剧组走遍了华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采访了近百位与华罗庚有关的人士,其中包括华老的家属、学生、同事、研究者,也包括国外著名数学家,国家领导人。在拍摄过程中,发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其中很多资料是第一次被发现,有些原来背景不详或者注释有误的资料,也在这次拍摄中得到考证。通过大量的采访,再现了华老崇高的学术威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许多接受采访的国外学者,对华老的学术贡献由衷钦佩,而华老的学生和同事,事隔多年回忆起华老仍激动地流下热泪。在纪录片《华罗庚》中,处处充满感人的细节,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对华罗庚生平与贡献最全面、最准确、最真实的影像再现,是对“华罗庚精神”最生动的弘扬。

华罗庚

华罗庚

华罗庚儿子华在今天的首播新闻发布会上动情地表示,“纪录片《华罗庚》表彰的,不是父亲个人,而是他身上那种自强不息、热爱科学、报效祖国的精神。”华光称赞本部人物传记片“表现得真实、丰富又生动细致,很多影像资料,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01 发愤为雄

节目中讲述了华罗庚发愤自学的故事。

02 情牵国运

华罗庚是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他的成就遍及数学很多重要领域,他自学出身,却教了千百万人民。华罗庚追求进步,关心时局,一二·九运动爆发,他积极保护和支持爱国学生,甚至迈着病残的腿加入游行队伍。1936年暑假期间,他回到家乡,在中共地下党员和金坛中学校长韩大受的帮助和支持下,办起了讲习班传播抗日救亡思想。节目中讲述了华罗庚实时关注国家的故事。

03 胸怀蓝图

华罗庚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誉为最杰出的数学家,他放弃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他的心中早就构想了发展中国数学事业的蓝图,他期望这一蓝图在新中国实现。1951年1月,华罗庚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8月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当选为理事长还兼任了中国数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数学学报》的总编辑。

04 志在创新

华罗庚追求进步,关心时局,一二·九运动爆发,他积极保护和支持爱国学生,甚至迈着病残的腿加入游行队伍。1936年暑假期间,他回到家乡,在中共地下党员和金坛中学校长韩大受的帮助和支持下,办起了讲习班传播抗日救亡思想。节目中讲述了华罗庚励志创新精神的故事。

05 甘为人梯

为了让广青少年领略数学之美,华罗庚组织了中学数学竞赛,为了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他创造了一条龙教学法。为了整顿教学所和提高年轻研究人员的平,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节目中讲述了华罗庚甘为人梯的故事。

06 大哉为用

华罗庚追求进步,关心时局,一二·九运动爆发,他积极保护和支持爱国学生,甚至迈着病残的腿加入游行队伍。1936年暑假期间,他回到家乡,在中共地下党员和金坛中学校长韩大受的帮助和支持下,办起了讲习班传播抗日救亡思想。节目中讲述了华罗庚励为新中国数学事业呕心沥血的故事。

07 普及双法

华罗庚是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统筹法和优选法在全国各地开结果。他把应用数学变成了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工具,他被多个省市和大型企业聘为顾问。节目讲述了华罗庚走遍大江南北普及双法的故事。

08 山高水长

从79年到84年,华罗庚多次出国访问,主要工作是咨询国民经济。他最大愿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本集为您讲述华罗庚出访外国,呕心沥血的故事。

资源获取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央视探索·发现《华罗庚》全8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