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的侧脸》作为一部以国乐为主题的音乐文化纪录片,找到了一个解码中华文明的独特切口。作品聚焦国乐的历史进程,对流传至今的经典国乐进行挖掘,梳理那些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音乐文化现象,并从历史、文化、科普、人文、情感等多角度来展现国乐之美,既回溯中华文明在音乐领域的伟大创造,彰显其跨越时空的永恒之美和非凡厚度,也在一定层面上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文明的探索提供指引。

传统音乐文化纪录片《国乐的侧脸 2022》
虽以音乐为绳,但《国乐的侧脸》又远不止于音乐,而是力图向今天的我们呈现历史的不同侧面。围绕每期主题,国乐与国潮、国乐与思潮、国乐与匠人、国乐与历史、国乐与时代等话题,都将在片中得到深入浅出的拆解式阐释。故事内容涵盖音乐表演、乐器考古、乐理分析以及乐人对国乐流变的不断探索等,旨在借着传统古乐的共同命题,问道中华文化的精神,传递中华文明中的“大美”与“至善”,弘扬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与宝贵精神财富。
《国乐的侧脸》从浩如烟海的国乐中精心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具知名度、最富影响力的乐器及作品,通过《知音》《和鸣》《霓裳》《离骚》《春江》五集内容,对中华文明几千年来音乐领域的瑰宝进行一次高度浓缩的呈现。
第1集 知音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古琴音乐是个独特的存在,深具哲学意义。琴以载道它被赋予了于天地间寻找精神往来的文化基因,往往超越音乐本身。
第2集 和鸣
从曾侯乙墓及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入手,解读乐器本身及它蕴藏的历史信息与音乐奥秘,深入分析它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八音之首”。
第3集 霓裳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歌舞大曲最为繁盛的时期,它改变了中国音乐的走向。歌舞大曲中,《霓裳羽衣曲》尤为著名和典型。安史之乱后,《霓裳羽衣曲》逐渐衰落散佚,唐代歌舞大曲今天已难展现它的全貌。在民间曲艺陕北说书中使用的曲项琵琶,被认为带有罕见的唐代乐器的特征。
第4集 离骚
诗歌《离骚》诞生于古老的楚地,2000多年前,楚国人屈原处在被流放的困厄中,回首自己忠心报国却历尽坎坷的人生,屈原用他故乡楚地的语言声调倾吐自己郁积的思绪。历史上《离骚》曾经激荡过无数刚直寂寞的心灵,人们用各自的方式吟诵,诠释这首不朽的诗篇。
第5集 春江
与乐曲同名,更广为人知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写的著名诗篇。现在的人们或许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和诗篇从一开始就是结合在一起的。以诗篇《春江花月夜》为内容的实景演出,一段时间内成为扬州的文化名片。在《春江》的音乐声中,人们用现代的光影演绎着月色笼罩下诗歌中的景象,也叙述着1000多年前扬州人张若虚的故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传统音乐文化纪录片《国乐的侧脸 2022》全5集 汉语中字 1080P高清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