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牌大放送《文章报国忆大公·大公报110周年纪事 2012》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作为华文传媒史上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大公报》经历了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不仅如百科全般记录着时代变迁,民族苦难,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更是历史的参与者。

皇牌大放送《文章报国忆大公·大公报110周年纪事 2021》

皇牌大放送《文章报国忆大公·大公报110周年纪事 2021》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报纸。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初由天主教徒柴天宠、主教樊国梁、法公使鲍渥等集资筹办,宗教色彩比较浓厚,曾受法国势力的干预。创刊后,由英敛之(名英华)任总理,方守六任主笔。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著称。特别是与慈禧手下炙手可热的袁世凯顶撞抗争了十几年,名满全国。

1916年9月,报纸售予王郅隆,政治上趋近北洋政府安福系和日本,销数大落,到1920年每天只印几十份,1925年11月27日停刊。1926年6月,天津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出资5万元,邀胡政之、张季鸾组成新记股份公司接办该报。吴鼎昌自任社长,胡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任总编辑兼副经理。同年9月1日,恢复出版。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标榜“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实际上,言论立场基本倾向于国民党政权,奉蒋介石为“国家中心”;另外,对共产党、红军既攻击诬蔑也作一些客观报道。1931年“九·一八”事变,主张“缓抗”,受到“东北留平同乡反日救国会”的警告。1932年“一·二八”事变,谴责日军侵略,支持十九路军抗战。1934年1月,特邀社会名流学者胡适、翁文灏、梁漱溟等8人,撰写《星期论文》,受到文化知识界的欢迎。

资源获取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皇牌大放送《文章报国忆大公·大公报110周年纪事 2012》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赞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