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工作室《走近大凉山 Beyond the Mountain 2020》多语言内嵌中英双字 1080P高清纪录片

纪录片走近大凉山 Beyond the Mountain 2020》由南京和之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解读中国工作室出品。导演竹内亮奔赴与大凉山的“十年之约”,探访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大凉山区小学和足球队,受邀参加当地彝族火把节,体验彝族家庭生活。内亮用镜头记录下大凉山的沿途美景、风土人情、文明乡风,揭示大凉山正在发生的深刻巨变。

解读中国工作室《走近大凉山 Beyond the Mountain 2020》

解读中国工作室《走近大凉山 Beyond the Mountain 2020》

慢悠悠的绿皮火车穿山越岭,在一片苍翠中突出重围。10年前(2010年)来大凉山拍摄,因山势险峻,竹内亮只能肩扛驮拍摄设备进山。如今,尽管道路泥泞颠簸,但拍摄团队的车可以顺利开到许多村民家门口。在安装了新钢梯的悬崖村,山上卖的老人随手掏出的支付二维码和在城镇里学习新技能的易地搬迁村民们,让他很快见证了大凉山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

俄木依伍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哈甘乡的村民。她曾经的家在悬崖村附近,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那里的村民们之前进出村子大都需要沿着悬崖绝壁攀爬藤梯。交通不便并未阻挡这一家人追逐幸福的步伐。两个女儿凭借奖学金完成大学学业,成为教师。丈夫则一直在外打工负担家用。易地搬迁和技能培训为俄木依伍开辟了新的幸福路。

解读中国工作室《走近大凉山 Beyond the Mountain 2020》

解读中国工作室《走近大凉山 Beyond the Mountain 2020》

刚刚搬下山的俄木依伍虽然普通话不流利,但她终于不是只能独自守着破败土坯房,依赖摇摇欲坠的藤梯与外界交流的家庭妇女。搬进昭觉县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后,俄木依伍打破与世隔绝的状态,收获了与更多人交流和获取外界信息的机会。她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彝绣培训班,凭借自己熟练的绣工制作工艺品出售,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能为自己带来一笔新收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竹内亮还拜访了昭觉县足球基地,对话当地小学的支教志愿者、小学生,亲身参与彝族的火把节,与当地彝族居民同吃同住。在他们身上,竹内亮看到了当地人走到山下去、走出去看看、用知识摆脱贫穷的强烈意愿,也看到了新的希望,那就是当地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建设家乡的憧憬。

幕后制作

竹内亮拍摄《走近大凉山》的初衷是想亲眼看看大凉山如今的变化。2010年,竹内亮曾到访大凉山,为日本NHK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2020年7月,受解读中国工作室邀请,竹内亮重访大凉山,希望通过他的视角记录发生在大凉山的脱贫故事。整个拍摄历时两周,最终被剪辑成50多分钟的纪录片 。

在拍摄中途,竹内亮在微博发起了关于凉山拍摄地点的征集,皇家德里足球学院一位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了竹内亮,邀请他前往大凉山的一所合作学校进行拍摄。

2010年,大凉山给竹内亮留下了贫穷的记忆,他当时是骑着驴进去的。2020年,所有的拍摄过程都可以开车过去。竹内亮表示,再次走进大凉山,希望能向世界讲述更加多元的中国,消除外国人的误解。

资源获取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解读中国工作室《走近大凉山 Beyond the Mountain 2020》多语言内嵌中英双字 1080P高清纪录片

赞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