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探索·发现《2018考古探奇》第1季 全8集 汉语中字 1080P高清纪录片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和泰州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来到了兴化蒋庄进行考古发掘。在为期两年的考古工作中,蒋庄遗址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尸骸。

央视探索发现《2018考古探奇》第1季

央视探索发现《2018考古探奇》第1季

1.《苏家垄西周墓葬》

2016年10月,苏家垄曾国古墓群新一轮的抢救性发掘,已经进行了5个多月,三座关键性的大墓正在等待发掘。此时,距离上世纪60年代首次在这里出土西周高等级青铜礼器,已经过去整整半个世纪。在1500平方米的发掘面上,显露着100多座大小墓葬和8个车坑,考古人员依据迹象判断,它们的年代应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大量青铜器相继出土,这些发现不仅对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统的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佐证,而且也填补了中国考古学、历史学、青铜文化、青铜艺术史上的许多空白。

2.《隆平寺地宫揭秘》

在一座建于北宋的千年古塔中,考古队出土了一个木函。木函里不有一串佛珠、一尊佛像、一万余枚不同朝代的钱币,还有最为重要的发现——佛教圣物舍利。在这些舍利中,有三颗竟还是晶质地的!隆平寺中究竟发生过什么?

3. 《兴化蒋庄遗骨之谜》(上)

2011年10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和泰州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来到了兴化蒋庄进行考古发掘。在为期两年的考古工作中,蒋庄遗址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尸骸。如此大量保存完好的尸骸十分罕见,专家们认为,正是蒋庄的土壤让这些尸骸得以保存完好。蒋庄在历史上属于沉积地貌,正因为如此,蒋庄的土壤呈碱性,而碱性土壤有利于尸骸的保存。

4.《兴化蒋庄遗骨之谜》(下)

2011年10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和泰州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来到了兴化蒋庄进行考古发掘。在为期两年的考古工作中,蒋庄遗址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尸骸。蒋庄遗址共清理出了234具尸骸,这些四五千年前的蒋庄人到底在和什么人作战?

5. 探秘句町古国(上)

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德厚小龙村,曾经是句町古国的属地,2017年9月6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文山小龙墓开展了主动性发掘,在二区的三号探方中,考古队清理出了铜矛,在这件铜矛的下方也有着一件陶釜,在紧邻的另一个墓坑当中,考古队也清理出了一件铜戈,与此同时,周围的数个墓葬内也有着类似的发现,根据这些器物的出土,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组合迹象,对于这种葬器的组合,考古队初步判断,有可能是一种固定的葬俗。

6. 探秘句町古国(下)

句町古国范围内的文山小龙墓经过发掘后不但没有任何的标志性器物出土,也并没有发现中大型墓葬的迹象。然而考古队却没有放弃,在附近的大阴洞洞口发现了一块疑似人类的骨骼,在其下方又发现了一个陶釜、一对锛,大面积的烧灰与墓葬现象更是证明了这里极有可能有着大量的墓葬。考古队虽然在句町古国范围内的文山小龙墓发掘工作中铩羽而归,却意外发现了极具考古价值的岩洞葬。

7.《邳州西晋大墓(上)》

一处神秘洞口,牵扯出一处年代久远的古墓。在接二连三的猜测中,最终考古人员凭何证据确定此处墓葬年代?勘探过程中,八座规格相仿墓葬的相继出现,又会揭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8.《邳州西晋大墓(下)》

一枚极其珍贵的金五铢钱、一件“非中国本土”的鹦鹉螺杯、一个“非中国制造”的玻璃碗,这些特殊的随葬品让考古专家惊叹不已……昂贵文物的相继出土预示着墓主人不同寻常的身份,他到底是谁?

精选纪录片专题之:考古系列

资源获取小站提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先
每天一小时感谢您的来访,如需帮助,请点击:帮助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 央视探索·发现《2018考古探奇》第1季 全8集 汉语中字 1080P高清纪录片

赞 (6)